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
女性肿瘤出现年轻化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
有1/3的癌症可以预防
1/3的癌症如早期发现可以治愈
如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
通过体检都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所以定期进行防癌筛查很必要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
这几种癌症的筛查与预防
乳腺癌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女性乳腺癌发病人数首超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癌症。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乳腺癌患者达到痊愈并获得良好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所有成年女性都应关注自己的乳房健康,定期接受乳腺常规检查。
筛查建议
①定期自我检查乳房,20岁以上妇女每1-3个月进行一次;
②20-39岁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临床触诊检查;有高危因素的还应进行乳腺B超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检查;
③40岁以上妇女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影检查和B超乳腺检查。
预防建议
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
②适时生育,母乳喂养;
③参加乳腺筛查,定期体检。
宫颈癌
宫颈癌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它是目前唯一能通过疫苗来预防的癌症。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

早期时可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多发生在性生活后,病情加重时,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等。一般的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因此做好防治至关重要。
筛查建议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议进行筛查:
①21~29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
②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或者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5年1次;
③筛查结束时间:>65岁且既往多次检查均示阴性,则结束筛查;若曾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史者,再持续筛查20年,筛查频率视病情定;
④接受过子宫全切术的女性(无宫颈),且过去20年里未曾有CIN2、CIN3、原位癌或癌症的女性,不需要检查;
⑤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龄的建议(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
预防建议
①接种HPV疫苗(一级预防):及早接种HPV疫苗;
②宫颈癌筛查(二级预防):定期筛查,早期发现癌前病变;
③检查治疗(三级预防):对发现异常结果的女性早治疗,把病变阻断在癌前期或癌早期。
卵巢癌
由于卵巢位置较深(位于盆腔),常规妇科检查手段难以发现早期病变。同时卵巢癌早期症状不会非常明显,多表现为腹胀,因此,不少女性掉以轻心,以为是消化不良。

卵巢癌可发生任何年龄,年龄越高,发病越多。一般以更年期女性为主,多见于停经后的女人,发病年龄多为40-50岁左右;另外,有遗传性卵巢癌家族史者也是高危人群。
筛查建议
①不推荐对无症状、非高危女性进行卵巢癌筛查;
②推荐对尚未接受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手术的高危女性进行定期筛查,以期早期发现卵巢癌:
根据临床医生判断,高危女性于30~35岁起,可以考虑接受定期的卵巢癌筛查;
筛查项目:血清CA-125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
筛查间隔:每3个月1次到每年 1 次。
③已经出现腹胀、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不适症状的女性,不在筛查探讨的范畴内,应尽早就医接受临床评估。
预防建议
①适龄生育;
②卵巢癌高危人群在生育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卵巢预防性切除,之后可服用激素调节内分泌;
③加强高蛋白、富含维生素A的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