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抗癌协会(CHINESE ANTI CANCER ASSOCIATION,简称CACA)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肿瘤学科国家一级学会。CACA)是在金显宅、吴桓兴、金家瑞、张天泽等教授的倡导下,于 1984 年4月28日正式成立的,是亚洲地区抗癌组织联盟(APFOCC)理事单位和7个常务理事之一,同时也是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正式会员,并与美国ASCO 、 AACR 、 ACS 建立了良好的协作伙伴关系。
CACA始建于天津市,第一届理事会由天津市肿瘤医院金显宅教授任名誉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吴桓兴教授任主席;第二届和第三届理事会由天津市肿瘤医院张天泽教授任理事长;第四届和第五届理事会由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徐光炜教授任理事长;第六届和第七届理事会由天津市肿瘤研究所郝希山院士任理事长;现为第八届理事会,由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原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樊代明院士任理事长,詹启敏、于金明、张岂凡、季加孚、王红阳、赫捷、李强、郭小毛、徐瑞华任副理事长,王瑛任秘书长,张宁、姜文奇、应敏刚、石远凯、刘巍、聂勇战任副秘书长。
CACA现有个人会员 20万余人,团体会员单位遍布全国。CACA在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地方抗癌协会,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了64个专业委员会。CACA总会和办公室设在天津市,同时成立学术部、科普宣传部、国际交流部、期刊出版部、组织部、财务部和继教及科技服务部7个工作部,协会办公室和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作为协会常设办事机构。
CACA的宗旨:认真履行为肿瘤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健康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团结动员广大肿瘤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促进肿瘤科技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抗癌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肿瘤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建设,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肿瘤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团体,为实现健康中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协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肿瘤学科的临床与基础性研究,创建肿瘤专业继续教育基地,创办多种形式的肿瘤学习培训班,积极推广新成果、新技术,举办国内外肿瘤学术会议。历届的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是我会最高层次的学术会议,是肿瘤领域的全国性学术盛会,为国内外肿瘤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我国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此外,CACA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开展防癌抗癌宣传,普及肿瘤科学知识,为患者提供咨询和康复指导,提高了公众的防癌抗癌意识。
CACA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地位。1997年成为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正式会员单位,2009年在天津建立国际抗癌联盟中国联络处,并于2010年成功承办在我国首次举行的肿瘤界最高水平的世界抗癌大会。作为亚洲抗癌联盟(APFOCC)理事单位,2013年在天津成功承办第22届亚太抗癌大会。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简称CSCO)是由临床肿瘤专业工作者和有关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国家一级学会。CSCO主要由从事肿瘤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组成,搭建专业平台,着重开展临床肿瘤学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推广诊疗技术和规范实践行为、促进科技合作和协作研究等。在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领域中,首先是需要提高专业医务人员的专科水平、规范诊疗和协作研究,并搭建临床协作研究、诊疗规范和专业学术推广的新平台。
回顾历史,1997年4月28日,在国家卫生部、科技部、民政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科协以及中国抗癌协会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经过两年的积极酝酿和筹备,包括一批朝气蓬勃、报国心切的海外归国学子在内的200多名高级肿瘤专科医师汇聚在北京饭店,正式成立了CSCO组织,并命名为“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挂靠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从此,这支年轻的临床肿瘤学队伍,本着“团结、协作、务实”的根本宗旨和“服务、协调、引导”的工作理念,老、中、青三结合,精诚合作、积极务实、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随着中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日益进步和肿瘤防治工作需要,迫切需要正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家一级学会,针对中国特色肿瘤进行继续教育、规范诊断治疗行为、开展临床多中心协作研究,并在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协调、服务和专业指导作用,使中国的肿瘤防治事业发展壮大和广大癌症患者及时获得合理诊断治疗。2015年,经国家民政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CSCO成功晋升为国家一级学会。同年8月21日,CSCO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章程》草案,还经由无记名投票选举出CSCO第一届理事会。CSCO第一届理事长由吴一龙担任,副理事长由马军、秦叔逵、王绿化、梁军、程颖、徐瑞华、赫捷担任,秘书长由李进担任。第二届理事长由李进担任,候任理事长由赫捷担任,副理事长由马军、秦叔逵、王绿化、梁军、程颖、徐瑞华担任,秘书长由江泽飞和郭军担任。吴孟超院士、孙燕院士、廖美琳教授和管忠震教授是CSCO的创始人和名誉理事长。
CSCO风雨兼程21年,历经艰辛,硕果累累;到如今,CSCO已经拥有个人会员超过20,000名,来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32个省、市和自治区,1300多家大中型医疗机构的临床一线,还有留美的华侨医师的代表,其中60%以上是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多数会员担任医院领导或学科带头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高度的学术权威性;13位两院院士和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在CSCO中担任领导职务。有80余家事业单位和著名的制药大企业成为团体会员,积极参与,同呼吸,共活跃。
自成立以来,CSCO始终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改革开放”路线和“科技兴国”的战略方针,努力践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广泛地团结和组织全国临床肿瘤工作者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部门之间、学科之间的密切合作,积极开展临床肿瘤学继续教育,广泛宣传GCP、循证医学、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加强中西医结合,提倡以化疗、放疗、手术、生物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多种手段有计划、合理的综合治疗,大力推动肿瘤诊断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进程,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多中心协作研究,为提高我国临床肿瘤学界的整体水平,建立和弘扬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临床肿瘤学事业而努力奋斗。一系列的学术培训、讲学活动、专题研讨会或论坛会有力地促进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每年一度的CSCO学术年会已经是集中反映我国临床肿瘤学界最高水准和最新进展的学术圣坛,也是国内、外同行切磋实践经验和展现学术成就的极好平台。
CSCO基金会(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由秦叔逵担任,副理事长由于丁、罗荣城、朱军、唐平章、陆舜担任。CSCO与有关团体会员单位共同设立多项临床肿瘤学科学基金,支持启动临床研究、资助优秀中青年医师出国进修学习、奖励优秀论文成果和出版优秀学术书刊等,工作卓有成效;还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了医学护理、康复指导和公益性服务。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全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一片繁荣景象。CSCO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也随着全面提升,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的临床肿瘤学专业学术组织。
CSCO紧密结合国情,紧跟世界前沿,积极推动开展多中心研究,广泛组织国内权威的临床肿瘤学工作者和诊疗机构,共同制定符合国情的肿瘤专家诊疗共识和指南,作为国家规范的补充,并且组织全国性的肿瘤学继续教育活动大力推广,以有效地提高肿瘤医师的临床技能,有力地推动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提高多学科综合诊疗水平。
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科教工作领导小组、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由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地方科学技术协会及基层组织组成;地方科学技术协会由同级学会和下一级科学技术协会及基层组织组成。据2018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网显示,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210个;地方科协总计3141个,其中省级科协32个、副省级、省会城市科协32个、地市级科协381个、县级科协2696个;乡镇科协(科普协会)3.1万多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9.4万多个、企业科协1.3万多个、街道科协近8400多个、高校科协550个。
4.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广州市科协成立于1959年3月,“文革”期间停止活动,1978年恢复活动。目前,广州市科协联系团体会员共187个,指导12个区科协,联系广州地区科技工作者和会员数达22万人。会员包括在广州地区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一批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大批活跃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生态环境科学等前沿的年轻科学精英及科研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
市科协机关工作人员编制40人,内设协会办公室、学术部、科学普及部(企事业联络部)、国际交流部、计划财务处、组织人事处等6个职能部门。按照中央和省的工作安排,2006年底,广州市成立了全民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协,负责日常工作。
市科协下属事业单位有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中心、广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广州青少年科技馆与其合署办公)、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机关服务中心、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与交流中心(挂广州院士活动中心牌子)、广州市科技咨询中心等8个事业单位。